首页 >> 知识 >> 前门去坐一回铛铛车

前门去坐一回铛铛车

前门去坐一回铛铛车

所谓的前门,便是正阳门,它是在紫禁城中轴线正南最前端的大门,可说是皇城帝都,乃至整个国家的大门。明清时,皇帝大驾浩浩荡荡出皇城,都是经此而顺着前门大街一直向南而去的。故而前门大街素有“天街”之称。而正阳门,在当年的京师九门(内城)中,它是惟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城门,可说是老北京的一个标记。

穿过正阳门和角楼,过马路,再过正阳桥牌坊,便是如今整修一新的前门天街了。石鼓形状的垃圾箱,鸟笼子和拨浪鼓的路灯,狮子咬环的大铜插花缸,夕阳晚照下的青石板路。一些百年老店以及时尚名店点缀其间。

传说中的百年老街,眼前的模样,就是这样,兼具着时尚的现代感与一派青调勾勒出的悠悠古韵。

一辆铛铛车停在始发地点,人们纷纷上车、拍照。眼瞅着天街不长,这端可望那端,就让他们爷俩上车,我则漫步过去,以便抓拍爷俩乘车的画面。

刚走没两步,就看见杜莎夫人蜡像馆了,门票很贵,人也很多。门边和厅里各放一具蜡像,栩栩如生,可是我眼拙,竟然不认得。后来与他们爷俩汇合再漫步回来,才晓得那个瘦削帅气的外国男人,竟然是乔布斯,汗,我说看着眼熟呢。阳阳感兴趣,大约是看见说有周杰伦了吧。下次有机会再带他来和周董合影好了。

再走,是全聚德。再走,左边鲜鱼口,右边大栅栏,大栅栏那铁栅栏的门头,我在照片里见过多少次了,倒是头一回看见真实的。

正漫不经心四下扫描,铛铛车驶过来,于是站在那微笑看着它驶近,再驶远。他在车窗里探头拍我,我站在路中拍他,挺有趣。

一个人施施然走着,远远地就见那爷俩在人群中相向而来。刚刚在正阳门楼子下面给小子买了把折扇,看样子爷俩正在研究如何让折扇开合得更潇洒利落。于是站住等他们。

身旁就是红星二锅头专卖,门脸搞得像个大宅子一样,门口有组轿马和官员迎送的雕塑。旁边一式的门脸上书“源升号”,似乎是二锅头的创始老字号,探头看看,原来不只卖酒,还是一间有关二锅头的小小博物馆。一向很喜欢这种性质的小博物馆,老字号其实有时也是一种文化,这也算是开辟了一个宣传与传承的窗口。

等那爷俩走来,便进去参观。原来这里是中国第一瓶二锅头酒的诞生地,也是北京二锅头酒的发源地。而那组雕塑之意是:文官闻香落轿、武官知味下马。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源升号”酒坊的酿酒技师赵存仁、赵存礼、赵存义三兄弟为纯净烧酒质量,进行了工艺改革,研究出了掐头去尾取中间的酿酒工艺,于是“二锅头”酒自此诞生。

馆内展示了一些老物件老器具老牌匾,其中堪称镇馆之宝的当属康熙御赐的“源升号”牌匾了。此外还有一组展示酿酒工艺流程的雕塑。也不知是错觉,还是真的,竟然有闻到酒糟香气,让我忆起不久前四川宜宾李庄之行。

老酒馆复原一角。

康熙御赐“源升号”牌匾

源升号酿酒技师使用传统方法酿制二锅头酒的过程的场景雕塑。这些雕塑展示的是当时制曲、踩曲、拌醅、装甑、蒸馏、贮藏等传统的二锅头酿制工艺流程。

清朝进士吴延祁,在进京赶考之时也曾与一干同窗好友在一起聚会,把酒高歌,留下了“自古才人千载恨,至今甘醴二锅头”的千古佳句。

1949年,中央税务总局决定成立华北酒业专卖公司实验厂即是红星前身,试验厂全面接收了北京最具代表性的12家酿酒老烧锅,展区内可以看到当时红星收编的12家老烧锅的名称及印章,红星成为把二锅头这一工艺名称用于产品名称的首创。

第一瓶红星二锅头献礼酒。那时酒瓶设计得可真朴素,跟啤酒瓶子似的。依稀记忆里还有这种二锅头酒瓶的样子。

再走,居然有家益德成鼻烟店,天津古文化街上也有这么一家的。看了《天天向上》鼻烟壶那集后,也说要带阳阳去见识一下什么叫鼻烟的,于是汇合完他们后就进了店,柜台上也是摆放着四小碟供人验嗅的鼻烟,三个人一人挖了一小点,我茉莉,他们薄荷,嗅得急了,小子呛咳出声,倒没太反感,出了店,各自闻着指尖相对而笑。

时间有限,就这么浅浅淡淡地一走一过,途中跑进一家小店喝了罐北京老酸奶,又买了个北京老面包,三个人也就踏着落日余晖重回到正阳门下,找到地铁站,钻进地下,就此回到北京南站。

距离丝瓜视频在线免费观看那趟车检票仅有半小时赶到,这个时间差打得刚刚好。匆匆的一天,收获还真不小。

照片。

比起以往,北京戒备森严了许多,街头特警也成了一道风景。

宠物小香猪也跟着主人逛在前门大街。

那些到此一游的影像。

可进入紫旭棠的新浪博客。

网站地图丝瓜APP下载安装 丝瓜黄色视频APP 丝瓜视频免费看污 蘑菇官方网站下载入口 探花在线播放 蜜桃AV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污羞羞片的软件 伊人情人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