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原医院眼科收治一名四十多岁江男,症状因右眼红,眼压高,频繁头痛达3个月,期间一度诊断为青光眼,经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也曾接受脑部电脑断层检查,无发现异常,经转诊至丰原医院眼科吕姿瑢医师进行详细检查,发现患者除了眼压高、结膜出现螺旋状血管、右眼球突出,造成右眼位置偏高、头部倾向左侧等症候、有第四对脑神经麻痺现象,再排除感染及其他发炎性疾病,故怀疑为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廔管造成,立刻由眼科转介神经外科进行数码减像血管造影术(DSA),以便确定诊断并积极安排治疗。
吕姿瑢医师指出,颈动脉海绵窦廔管是颈动脉血管系统与静脉系统的海绵窦发生不正常的连通,发生原因常在头部外伤之患者发生,但少数病患是自发性,通常有高血压病史,有时是不明原因。当发生时患者的结膜及表层巩膜血管会形成典型的螺旋状扩张及充血,是因为高压力的动脉血进入这些低压力的血管中,造成眼球内外围及眼肌的血管扩张,严重时可抑制眼球血液回流、压迫眼球及海绵窦内神经,造成青光眼及颅神经麻痺(最常见为第四对颅神经)的现象,进一步还可能逆流到脑部皮质静脉血管中,造成头痛及脑压升高。
患者常见症状会有眼静脉压力变高,造成眼睛附近的血流回流不良,眼睛结膜红肿,严重者会脉动性眼球突出、视力障碍,最后压力持续增大,造成后面脑部水肿,甚至出血性脑中风,而轻微的廔管是可以在几个月内有机会自行恢复,但是廔管大到某一个程度会合并明显症状,是需要进行治疗。
神经外科医师姚春安进一步表示,颈动脉海绵窦廔管主要治疗方式是血管内栓塞治疗,且可立即改善症状,目前也有研究指出,加马刀放射手术治疗颈动脉海绵窦廔管的闭塞率高,可保留海绵窦血管结构,同时降低治疗并发症风险,因此,这也是另一种治疗选择。
吕姿瑢医师提醒民众,眼睛红不一定是结膜炎, 眼压高也未必是青光眼,若症状经治疗皆未改善,就须提高警觉,透过必要检查来进行正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