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综合报导
肝癌最可怕的地方是一开始没有特别的症状,因为肝脏本身没有神经分布,早期患者只感觉到倦怠、腹胀、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并不会有疼痛感,这种“沉默”的表现,会让大家失去警觉,故有所谓“肝脏是沉默的器官”的说法。根据109年癌症登记资料,肝癌的发生率在十大癌症是第五名,是癌症死亡的第二名,发生率及死亡率都名列前茅,令人闻之色变。
筛检才发现肝癌 放射标靶齐治疗
68岁的叶先生有B肝病史,年轻时有抽菸喝酒的习惯。因健检时发现Alpha胎儿蛋白升高,诊断出肝细胞癌。一开始诊断时,肿瘤分布太散了,没办法开刀切除肿瘤部位,所以经胃肠科医师疗执行三次经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治疗后,Alpha胎儿蛋白略降但隔几个月又升高,追踪电脑断层发现肝脏肿瘤变大而且侵犯到右侧门静脉,故转介至放射肿瘤科接受放射治疗。
另名52岁申先生有B肝病史,因为腹胀到胃肠肝胆科就诊,诊间超声波发现巨大肝肿瘤,安排三相电脑断层检查及抽血Alpha胎儿蛋白,诊断为肝细胞癌合并主肝门静脉侵犯。因肿瘤太大无法开刀切除,胃肠科医师评估觉得栓塞治疗比较困难,于是转介至放射肿瘤科接受放疗加药物治疗。
放疗缩小病灶 持续追踪避恶化
林新医院放射肿瘤科林敬薇医师表示,上述两个丝瓜视频成人在线视频在放疗后肿瘤都变小了,血管侵犯的部位也控制了,治疗效果良好,门诊持续追踪检查中。若担心复发之可能性,可以考虑开刀或栓塞(把剩下一小块肿瘤根除掉)、还是继续标靶治疗。
高风险族群 应定期检查
林敬薇医师提及,台湾的肝癌患者最常见原因是:酗酒、B型肝炎及C型肝炎。其中以B、C型慢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最常见。其他常见危险因子还有:长期酗酒、药物滥用、黄曲毒素等,较少见因素像是遗传因素。建议有B肝、C肝带原的患者,定期在胃肠肝胆科追踪,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健康医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