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简浩正/台北报导
小心肠病毒!疾病管制署今(14)日公布,上周新增1例感染克沙奇A6型肠病毒并发重症确定病例,为南部出生8天大女婴,10月中旬发病,因出现四肢抖动、呼吸急促及心搏过速等症状收治住院,由于仍有全身性癫痫发作及心律不整情形,医院遂通报肠病毒感染并发重症,并转至儿童加护病房照护,所幸已改善并出院。
疾管署表示,上周新增1例感染克沙奇A6型肠病毒并发重症确定病例,为南部出生8天大女婴,10月中旬发病,因出现四肢抖动、呼吸急促及心搏过速等症状收治住院,由于仍有全身性癫痫发作及心律不整情形,医院遂通报肠病毒感染并发重症,并转至儿童加护病房照护,个案经治疗后状况改善并已出院,经检验后确认感染肠病毒克沙奇A6型。
疾管署防疫医师林咏青说明,该南部8天大女婴,为今年肠病毒重症最小个案,虽出生时没有异状,但出生后同住家人有人染疫,后续在第七天发现女婴四肢抖动、癫痫、心跳过快心律不整等情况,就医确认感染肠病毒并发重症,确诊感染克沙奇A6肠病毒收治加护病房,但脑部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后来病况稳定9天后从加护病房转至一般病房、12天出院,目前健康状态良好。
他说,该女婴同住家人在个案发病前后也有确诊肠病毒,不排除出生时家属有接触而交叉感染。呼吁肠病毒高峰在每年4月到10月,且大小孩都有风险,但因有些大人症状不明显,在接触小朋友或新生儿前,应更衣、肥皂洗手等做好卫生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依据疾管署监测资料显示,上周(11月5日至11月11日)全国肠病毒门急诊就诊计8,831人次,较前一周(9,593人次)下降7.9%;近期就诊人次呈下降趋势,惟病毒持续于社区低度活动,实验室监测显示社区肠病毒以克沙奇A型为主,须持续注意学童传播风险及肠病毒重症前兆病征。今(2023)年累计11例重症(含1例死亡),分别为克沙奇A4型及克沙奇A6型各4例、2例肠病毒D68型、1例伊科病毒21型,均为5岁以下幼童。
疾管署提醒,目前国内气候虽逐渐转凉,但由于一年四季皆有肠病毒活动,且无论成人、幼儿都有感染的可能,请民众不可掉以轻心,应确实做好手部卫生,并注意环境清洁与消毒。此外,由于大人感染肠病毒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容易疏于防护而传染给家中小孩,因此提醒大人工作返家务必先更衣,搂抱、喂食婴幼儿前,应以肥皂正确洗手,以降低婴幼儿感染肠病毒的机会。
疾管署再次强调,5岁以下婴幼儿为肠病毒重症高危险群,如发现有嗜睡、意识不清、活力不佳、手脚无力或麻痺、肌抽跃(无故惊吓或突然间全身肌肉收缩)、持续呕吐与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肠病毒重症前兆病征,请尽速送到大医院接受治疗。相关资讯可至疾管署全球资讯网(http://www.cdc.gov.tw),或拨打国内免付费防疫专线1922(或0800-001922)洽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