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0岁女性家管自半年前某日起,右耳开始感到闷闷的,连周围头皮都隐隐作痛;右耳听声音时,好像隔着一道墙,都得歪著头用左耳去听,才不致会错意。起初以为是感冒引发中耳炎,接受相关治疗后病症依旧。由于听力检查出现明显的传导性听力障碍,医师决定在她耳膜上放了一支通气管,之后她右耳闷胀感缓解,但依然会刺痛,每天都会流出黏液,甚感困扰。
病人来到耳鸣门诊,听力检查右耳依然是传导性听障;电脑断层检查显示右侧中耳腔及颞骨内气房,满是液体。另外,还发现左侧上肺也有肿瘤,转介胸腔科接受气管镜检查,细胞化验确定是肺腺癌。
该患者其实是罹患肿瘤伴生性中耳炎,此病起自于恶性肿瘤表面所携带之抗原蛋白,很像神经细胞上的抗原,人体起了免疫系统分泌出大量抗体,顺着血液循环从前下小脑动脉及上颔动脉进入颞骨气房及中耳腔,误击黏膜下的三叉神经及迷走神经末梢,神经发炎产生疼痛;黏膜下的腺体大量分泌,试图去清除有害物质,却形成中耳积液,造成传导性听障。即便患耳已经放置通气管,中耳腔黏膜依然持续分泌。
此病治疗,使用人类免疫球蛋白去中和掉错误的抗体,或副肾皮素质去抑制过强的免疫反应,可以缓解病程进展,减轻中耳腔黏膜的伤害,减少中耳腔黏膜的发炎分泌。但这都只能算治标,最重要还是要去找出并处理恶性肿瘤。
根据流行病学,国人女性肺癌超过7成是肺腺癌,患者几乎都不抽菸。肺腺癌大多长在肺部周围,早期症状不明显,每半年会长大一倍,一旦出现症状大多已是末期。提醒民众,身体若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炎,若非细菌感染,很可能是自体免疫反应,年纪轻者很可能是病毒感染,年纪大者大多是肿瘤作祟,呼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经科诊所医师陈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