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北荣总内科部血液科主治医师王浩元
图:患者在十年前曾经历一场严重的伤病,凭借著强大的意志力重新站起来;十年后,再次面临淋巴瘤的巨大考验,在王浩元(右)医师及坚强医疗团队的努力下,以坚强的决心和勇气,终于成功战胜淋巴瘤/台北荣总提供
淋巴瘤(lymphoma)就是淋巴癌,是种癌症,而‘淋巴癌细胞’是从‘淋巴球细胞(lymphocytes)’转变来的。淋巴球细胞是体内正常存在的一种白血球,职司人体免疫系统中的要角,淋巴球细胞可简单分成B细胞、T细胞、NK细胞;故,淋巴瘤可以依照淋巴球细胞的种类而分成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NK细胞淋巴瘤。
Q: 淋巴瘤有分良性或恶性吗?
淋巴瘤就是淋巴癌,是癌症,所以都是恶性的。淋巴结肿大(enlargement of lymph nodes)才有分良性的淋巴结肿大跟恶性的淋巴结肿大。身体正常就存有数百颗的淋巴结,淋巴结就像军营,没有战乱时,军营可能只有少量常备士兵(免疫细胞)驻守;当战乱发生时,附近的军营就会迅速集结大量的士兵(免疫细胞)以对付邻近的战乱;战事弭平后,军营的士兵(免疫细胞)数量就会逐渐减少至原本的常备兵力。良性的淋巴结肿大多是因为发炎或感染所致,通常肿大后过一段时间会自行消退。恶性的淋巴结肿大则是因为有癌细胞浸润于淋巴结造成肿大,所以不会消退,而癌细胞可以是源发自淋巴结该处的淋巴癌细胞,或是从它处各式肿瘤转移至淋巴结的癌细胞。故,不只是淋巴癌会造成淋巴结肿大,许多的肿瘤(例如:乳癌、胃癌、大肠癌等)都有可能因为癌细胞转移到淋巴结而造成淋巴结肿大。
Q: 淋巴瘤只会发生在淋巴结上吗?
淋巴瘤虽然最常发生于人体的淋巴结,但淋巴瘤能长在身体的任何地方,包括脑部、肺脏、乳房、肾上腺、肝脏、睾丸、皮肤。身体在颈部、腋下、腹股沟这三处密布著淋巴结,所以当民众在上述三处摸到肿块时,较易警觉或联想到淋巴瘤;但是,身体仍有许多淋巴结是存在于丝瓜视频在线免费观看摸不到的地方,例如纵膈腔或后腹腔,就需要仰赖患者的症状来协助医生的临床判断。
Q: 淋巴瘤有哪些症状能让民众尽早发现?
民众可以用‘烧、肿、痒、汗、咳、瘦、累’七字诀来记忆淋巴瘤的症状,分别代表发烧、肿块、身体痒、盗汗(夜间多汗)、咳嗽、体重减轻、异常疲劳。无痛的肿块是淋巴瘤最常见的症状,虽然最常出现于淋巴结区域(特别是颈部、腋下、腹股沟),但要再次强调,淋巴瘤能长在身体的任何地方,不限于淋巴结。
医学习惯上将‘发烧、盗汗、体重减轻’称为淋巴瘤患者的‘大B症状’,患者只要有出现其中一项症状就能称其具有‘大B症状’。但并不是每位淋巴瘤患者都会发生‘大B症状’,若依淋巴癌细胞的临床特性作区分,侵略型的淋巴瘤(aggressivelymphoma)约八成会有‘大B症状’,但和缓型的淋巴瘤(indolent lymphoma)则只有两成会表现‘大B症状’。
有些淋巴瘤的患者会抱怨身体有莫名的痒感,甚至某些特殊的淋巴瘤亚型会引起皮肤的红斑病变或肿胀。若淋巴瘤长在胸部纵膈腔的淋巴结,则会引起胸部压迫,使患者产生咳嗽或呼吸困难的症状。另外,不明原因的异常疲劳也可能是淋巴瘤在作祟。
Q: 为何常听到有人说,淋巴瘤分好治的跟难治的?
过去坊间有一说,淋巴瘤有分好治的跟难治的,所谓好治是指‘何杰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而难治的是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何杰金氏淋巴瘤是一种很特别的B细胞淋巴瘤,在显微镜的视野下,淋巴癌细胞通常只有少少几颗,要很努力地寻找才能看到癌细胞;相反的,若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病理切片,其视野所及大多是癌细胞。
在过去只有化学治疗跟放射线治疗的年代,何杰金氏淋巴瘤通常对治疗的反应较好(相对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因此被称作是好治的淋巴瘤。但事实上,过去15年来淋巴瘤的治疗突飞猛进,许多新颖的标靶药物或细胞免疫治疗被用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所以现在已不太恰当用好治的跟难治的去形容‘何杰金氏淋巴瘤’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Q: 淋巴瘤第四期还有治愈的可能吗?
淋巴瘤与其他固态性肿瘤(如大肠癌和乳癌)有所不同,即使是淋巴瘤的第四期,仍然存在治愈的可能性。以国内最常见的弥漫性大B淋巴瘤(DLBCL)为例,即使被诊断为第四期,在台北荣总仍然有近四成的治愈机会。前述真实丝瓜视频成人在线视频中的大仁哥就是一位DLBCL第四期患者,肠道散布著淋巴瘤病灶。因此,对于任何淋巴瘤患者,台北荣总血液科的淋巴瘤医疗团队都秉持积极正面的态度,鼓励患者不要一开始就放弃治疗。
Q: 得到淋巴瘤时,该怎么办?
虽然上述内容曾提及三种不同的分类系统[图三]:(1) 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NK细胞淋巴瘤,(2)侵略型的淋巴瘤、和缓型的淋巴瘤,(3)何杰金氏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但这三种分类是特意简单化以帮助民众了解淋巴瘤,事实上,淋巴瘤是种非常复杂的癌症,台北荣总的淋巴瘤团队依照国际指引,可将淋巴瘤根据不同的病理型态分成近百种的各式淋巴瘤诊断,而各种不同的淋巴瘤有各自对应的治疗策略。
所以,患者若被诊断出淋巴瘤,应该寻求血液科淋巴瘤医疗团队的专业建议并根据个体情况来共同讨论与制定治疗策略,在家属身心的支持下,一同面对淋巴瘤,唯有透过病人、家属、医护三方的密切合作,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成功治疗淋巴瘤的机会。
换关节1年后感染 3D打印活动骨水泥隔天下床
上班总是打瞌睡 男性也有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