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曾经好奇过,究竟日本人住的是什么样的家,过著怎么样的生活呢? 来日本旅游时,透过寺庙神社参拜,间接接触日本传统文化,或是在下榻的温泉旅馆,体验榻榻米生活与日式床铺等等,不过日本那些老而美的传统房屋构造又是如何,对于外国人来说,想必会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未知领域吧! 现在的日本,传统房屋正渐渐消失,在东京等大都市中心可能已经很难见到,与欧美等国用石头建造的房屋不同,日本家屋以木造为主,随着家族各个世代重建或翻修,其中还有些百年以上历史的古民房或町家,但基本上日式传统房屋的寿命约为30~50年。使用大量木材、由专业木工师傅所建造的房子,不但施工期长,费用也很可观,因此近年来改用新建材,缩短工时而完成的独栋楼房愈来愈多了。
讲到日式传统房屋,就会想到“榻榻米”吧!在日本,进屋后首先在玄关处脱鞋是非常普遍的,屋内以滑动式“隔扇”隔出房间,在隔扇后的空间里,日本人的生活作息又是如何?端正地跪坐怎么会舒服呢?一大堆外国人想破头都无解的事,为了解开这神秘的谜团,丝瓜视频在线免费观看特地拜访某间实际住人的老房子,为大家收集详细的情报! 这次来到的是日本北陆地方一间建了约40年的传统房屋,北陆地方指的是本州中部靠日本海沿岸的区域,大自然景观丰富,冬季降雪,海产品、稻米、日本酒都非常有名。这次也会将日式房屋内随处可见的巧思,与居民的生活情景一并介绍给大家喔。
1.家人团聚围炉的日式客厅“起居室”“起居间”,日本人在家中是如何度过的呢?
日本的“居间(起居室)”就是所谓的客厅,在这里喝茶、看电视、家人相聚放松的主要场所,而“茶の间(起居间)”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在昭和年代会放置“卓袱台(矮圆桌)”,大家围着圆桌跪坐着吃饭。现在使用矮圆桌的家庭已经比较少见,大多改以椅子或沙发代替。
电视、吃饭、小睡片刻等等,特别是假日,可以一整天窝在里面耍废实在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呀。
2.疗愈心灵的蔺草香!天然素材制成的多机能“榻榻米”
日式房屋最先让人联想到应该是“榻榻米”吧~榻榻米是日本特有的地板材质,榻榻米(畳TATAMI)一词的来源据说是动词的“TATAMU”,以前的“榻榻米”指的是用稻草编成质地较薄“蓆子(MUSHIRO)・粗草蓆(KOMO)・凉蓆(GOZA)”等铺地垫的总称,不用的时候将它们叠起来收纳。现在常见的榻榻米可追溯自平安时代,从移动式薄草蓆,改固定式并放置于室内使用。 榻榻米的原材料为蔺草,带着植物特有的青草清香,可舒缓情绪,并有绝佳的吸湿、保温、隔音效果,非常适合四季分明的日本气候与房屋特性。此外,榻榻米富有弹性,减轻日本人长时间跪坐的痛苦。
由天然素材制成的榻榻米,随着时间逐渐劣化,表面从绿色转为茶色,或蔺草经摩擦断裂之后,须翻面再使用,所谓的“翻面”是请专业工匠进行,拆开固定底座与上层凉蓆的边条,将上层凉蓆翻面后,再重新缝上边条,这样一来,榻榻米表面恢复成原有的绿色,仿佛新品一样。重新布置房间时,将柜子等家具移开后,柜子下的榻榻米因时间一久和他处出现了色差,像这种感到时光流逝的心情,对日本人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了呢。
榻榻米的单位“叠(JYO)”,以1叠、2叠・・・表示,可铺下4.5块榻榻米的房间称为“四叠半”、铺下6块榻榻米的房间称为“6叠间”,以此类推。
3.日式房屋的收纳空间“壁橱”
“押し入れ(壁橱)”是收纳棉被等物品的空间,也就是“多啦A梦”睡觉的地方,这样一讲就秒懂了吧!?壁橱可说是小朋友的最爱,当作游乐场,玩躲猫猫之类的,一个属于自己小小的空间,对于小朋友来说好像秘密基地一样。
有些家中会在壁橱上下另外制作橱柜,上方的收纳柜称为“天袋”、下方收纳柜则称为“地袋”
4.常存日本人生活中的信仰“佛坛”与“祭坛”
日本传统住家内设置了佛间,里面摆放了祀奉佛像或祖先牌位的“仏坛(佛坛)”,特殊日子也会请僧侣到府,在佛间进行追悼法会。
此外,日本人会在朝南或朝东的方位安置“神棚(祭坛)”,基本上祭坛的位置在人的视线上方、凡人无法通过的地方,倘若家中有二楼时,则会在祭坛的天花板上,贴上写着“云”字的白纸作为代替。东南方是屋中光线最充足、全家人经常聚集的地方,多规划成起居室,祭坛设置于此也具有常在全家人身边的意义,摆上小朋友的脐带、考生的准考证、乐透彩券等等,或是放些与信仰无关的装饰,祈求家人健康与幸福。
日本夏天炎热,冬天寒冷,梅雨季节湿黏,秋天干燥,因应四季所带来的环境变化,日式传统房屋充满了各种生活创意,像是利用“縁侧(外廊)”维持室内外良好通风,具有保温效果的“畳(榻榻米)”,能吸附湿气的“障子(纸拉门)”,方便区隔空间并调节温度的“袄(隔扇)”等等,让居住者不仅住得舒适,在每个季节都能够享受到不同的乐趣。
5.“门牌”与“报纸箱(邮箱)”的时代变迁
日式房屋的大门处通常都会设置“表札(门牌)”与“新闻受け(报纸箱)”。 “门牌”为标示住户姓名的牌子,每家门牌的材质与字体各有不同,借此可稍稍窥探出住户的个性。传统的门牌多使用汉字,并以木头或石头材质居多,近年来许多欧风设计住家则改用了英文字母,而亲子同住的多世代住宅,也会出现大门挂上超过2个以上的门牌。
“报纸箱”为收早报或晚报的专用箱子,也包括信件或传单等等,其实跟邮箱是一样的功能,有些家庭会在报纸箱下放置“牛乳箱(牛奶箱)”,长期订购牛奶或养乐多时,送货员就会直接将商品放入这个箱子内。
不过最近这几年讲究个人隐私的人愈来愈多,加上时不时有跟踪狂新闻报导,与订购报纸人口减少的缘故,“门牌”“报纸箱”“牛奶箱”所扮演的角色也开始有了变化,例如门牌不再标示全名(公寓式住户不挂门牌的很多),将邮箱上锁等等,市中心的治安问题、敦亲睦邻守望相助的习惯已不如以往了
6.“屋瓦”展现浓厚的地方特色
房屋外观最先让人注意到的“屋根瓦(屋瓦)”,随着区域不同,色彩、形状、材质等也有所差异。
在北陆地方以黑色屋瓦的“陶器瓦(能登瓦)”为主流,将瓦淋上釉料后烧制而成,太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在冬季阴天日子居多的北陆,看着屋瓦闪耀着难得一见的日光,享受短暂放晴的瞬间,安心度过寒冬~此釉料属玻璃质,水分不易渗透,耐用持久,用来对抗多雨下雪又高湿的北陆气候,可说是再适合不过了。
而山阴地方常见的红色屋瓦“粘土瓦(石州瓦)”,采用岛根县石见地区的细小黏土制作而成,釉料含有丰富的酸化铁而整体呈现红棕色,顶得住强烈的温度变化,适合用在天气冷热交替频繁的山阴地方。
同为红瓦的冲绳“琉球赤瓦”的情况又有点不太一样,琉球赤瓦的原料来自于海底,含有大量珊瑚或贝类遗骸,一种称作KUCHA的粘土,吸水性与透气性极佳,为四海环绕的冲绳住户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若是改用黑色屋瓦,过度集中太阳热气,光想像就快流汗了~怎么搭配果真都有它的道理呢!
对了,岐阜县的世界遗产合掌建筑的屋顶选用了茅草,屋簷倾斜高达60度!位处豪雪地带的白川乡,建造重点放在是否能承受得住雪的重量,因此出现这样难得一见的特殊外观。
7.房屋入口“玄关台阶”区隔屋内外
房屋正面入口称为“玄関(玄关)”,进到玄关后首先会看到一块名为“三和土(水泥地)”的宽敞空间,区隔玄关跟屋内的是“上がり框(玄关台阶)”。在以前的日本,以人力抬“驾笼(轿子)”作为汽车的代步工具,玄关原为停放轿子的空间,而“三和土”又称“土间”,如同字面上的意思,以石灰、水等三种左右的材料与土混合后,涂装成水泥硬地板。
在日文里“上来坐坐”的说法,其实是因为在日式传统屋内,连接玄关和走廊之间,有着高出一段的“玄关台阶”,日本人会在这里脱鞋后再进入屋内,这个台阶也有着阻隔屋外尘沙的作用,明确地将屋子的“外”与“内”作出区别,日本人爱干净的习性在此展露无遗。
8.日式滑门不可或缺的两条轨道“门槛”与“门楣”
日式房屋内用“引き戸(sliding door、滑门)”区隔房间或空间,开关时比起“开き戸(铰链门)”更能节省空间。这样的滑门犹如移动式墙壁,方便调整空间大小,门框上下刻着使门扇滑动的水平轨道或沟槽,在门框下方位置的称“敷居(门槛)”,上方位置的称“鸭居(门楣)”。
提到“门槛”,日文俗语里“跨出门槛”有着进出家门的意思,而“门槛很高”意指“欠人情或给对方添麻烦了,所以不太好意思登门拜访”,近年来大多形容“门不当户不对、高攀不起”,语言和门槛都一并随着时代进化了~ 跨越约10公分宽的门槛轨道,这个小动作,有着象征跨入私人领域,再次感受到日本人那谨慎细密的心思。
“门楣”与天花板间设有“栏间(隔窗)”,集结了工匠们的精湛手艺,呈现华丽的雕刻艺术,不只装饰用,还具有透光与通风效果,例如富山县井波市的井波隔窗雕刻,闻名全日本。
9.作为隔间用的日式门“隔扇”,优缺点是什么呢?
“袄(隔扇)”以木头等材质做出框架,贴上纸或布而成,为搭配门槛与门楣,隔扇的上下方都会刻出轨道,在门扇上设置“引き手(把手)”,方便推拉。 像是我亲戚家在招待众亲友时,将隔在两间房中间的隔扇全部打开,合并成一个大房间,立刻变身PARTY会场!用隔扇调整屋内空间,简单又方便。
只不过以隔扇所隔出的房间,是没有办法上锁的,隔音也差强人意,无法在家中讲求隐私,家人之间不藏秘密是早期日本人的生活模式,但现代的日本家庭多重视个人隐私,因此即使住在日式传统房屋内,有些人会将儿童房或寝室改为西式房间,并加上可以上锁的门。
10.兼具采光与除湿功能的“纸拉门”
“障子(纸拉门)”作用如同窗帘,安装在窗边,木框上糊上和纸,将自然日光引导进屋内,拥有良好的采光效果。和纸能吸附湿气并保温,遇上梅雨或是下雪时期,长时间待在明亮的屋内才不令人感到窒息,面对四季气候的不同需求,找出最佳对策,是前人生活智能的累积。
纸拉门款式多样,其中“雪见障子(赏雪纸拉门)”的下半部为玻璃构造,不论是在屋内跪坐或侧躺,都可以看到窗外的景色,像是在大雪纷飞的北陆等地方,能够从温暖的屋内观赏雪景,日本人在纸拉门上可说是下足了功夫。
拉门上的和纸易破,要维持完美状态真的很不容易!在年初年底时,惯例上都会把和纸全部拆下换新,是个非常耗时耗力的工作,过程中若发现小小的破洞,可以像这样剪下梅花、樱花、枫叶、银杏的形状贴上做紧急处理,透过日光出现的可爱模样,是个展现剪纸手艺的最佳时机~ 近年来不易破损的树脂材质拉门也很受到青睐。
11.取悦人们的娱乐空间“壁龛”
房间内靠墙处地板较高的部份“床(高台)”,摆放当季花卉或是墙壁挂上字画等的装饰,打造出让人欣赏的空间称为“床の间(壁龛)”,一般来说会设置在接待客人的房间里。 插上美丽鲜花、挂上字画或美术作品,作为日式传统待客之道,现在偶尔在旅馆的和式客房还有机会见到。能够正面完整看见壁龛的“上座”,则是留给客人或一家之主坐的位置。
12.开放式露台“外廊”
连接屋内与庭院之间长长的一条“縁侧(外廊)”,多半设置于屋外,有时会作为走廊或出入口使用,像是开放式甲板一样,室内外自由进出,开放感十足!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在廊上晒晒太阳,夏天放放烟火,喝喝茶或来盘棋,连猫猫都爱赖在这里呢。
▼你还会有兴趣
▶老宅旅宿带你穿越时空!东京近郊“NIPPONIA 秩父 门前町”饭店开箱,小编第一手住宿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