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佳铃/台中报导
台中张太太日前睡梦中被孩子摇醒,发现错过上课时间,以为忘了设闹钟;陈先生则是右耳突然听不到手机对话,误认手机故障,两人就医检查后发现都是单侧听力突然丧失、伴随嗡嗡耳鸣声等症状,确诊为“突发性耳聋”(俗称耳中风),所幸经安排住院用药及高压氧治疗后,终算找回好听力,避免终生听损“听拢呒”。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部部长田辉勣表示,突发性耳聋跟颜面神经麻痺十分类似,多属于突发性且无预警的疾病,造成原因主要以内耳血液循环不良或病毒感染为最大宗,其他原因则包括听神经瘤、内耳内淋巴囊水肿以及自体免疫疾病等,病患多半可透过口服或注射类固醇及高压氧治疗等方式治疗改善病情。
田辉勣解释,由于内耳血液循环有一段没有侧支血管支持,一旦因故阻塞导致血液断流,就会造成突发性耳聋,也就是俗称“耳中风”,这类患者以三高族群最为常见,至于病毒感染则多半与太劳累、生活作息不正常、感冒等因素相关,连带造成人体自体免疫能力下滑,突发性耳聋的风险也随之升高。
患者共同症状都是单侧耳聋,且伴随着耳鸣、耳塞现象,张太太本身因习惯侧睡,因此左耳没有听到闹钟声,等到被孩子摇醒时,才惊觉已错过上课时间,她一度沮丧以为“完了,这辈子听不到了”,送完孩子到校上课后,连忙到医院就医,另位陈先生则是以为手机故障,不断左右耳交互测试手机声音后,才惊觉“可能是我自己有问题”,也连忙冲到医院挂急诊。
经检查后,两人的听力都从正常值0-25分贝之间,恶化到超过80分贝,已经属于重度听力损失等级,所幸发现得早,立即安排住院观察并注射类固醇药物,同时建议采用高压氧治疗,经过密集持续治疗10次后,听力已经进步到30分贝,距离完全康复仅剩一步之遥,让两人都放下心中大石,笑说:“总算不用一直请对方‘再讲一次’了!”
田辉勣指出,高压氧治疗是让患者吸入100%纯氧,以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藉以增加血氧浓度提升组织内含氧量,使红血球含氧量达饱和,更能增加溶解于血浆中的氧气,促进血管新生、活化受损部位组织,对于突发性耳聋的患者而言是治疗一大利器。
田辉勣也提醒,民众如果突然出现单侧听力听不见,或者突发性耳鸣、头晕等症状,务必尽速就医,因为越早治疗,复原效果越佳,否则可能会造成终生听损,此外也要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调整生活作息、减缓压力,尤其目前正是秋冬季节,各种病毒盛行,更要留意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