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也可以用听的
流感好发季节北南半球不同,以南半球而言,约在每年6月至9月间,而北半球约在每年11月至隔年3月期间。台湾儿科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华民国基层医疗协会理事长林应然说明,世界卫生组织于每年2~3月及8~9月开会,分别决定北半球和南半球生产流感疫苗病毒株的选择,具全球一致性,并建议施打流感疫苗的族群。
林应然指出,国内流感疫苗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每年对北半球建议更新流感病毒株组成,使四价疫苗包含4种不活化病毒,分别是2种A型及2种B型。林应然举例,如果预测将流行H1N1及H3N2,四价流感疫苗就包含一种A型H1病毒株,一种A型H3型病毒株,以及2种B型流感病毒株(维多利亚株及山形株),防护效果也比三价流感疫苗来得高。
流感疫苗保护力,最高可达80%
林应然强调,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流感疫苗是包含目前最常流行的病毒型别,加以病毒易突变特性,接种流感疫苗后,仍有可能感染其他型别流感,虽然流感疫苗不能100%预防流感;但可大幅降低流感的严重度及并发症。
根据国外文献显示,流感疫苗保护力因年龄或身体状况不同而异,平均约可达30~80%。对18岁以上成人因确诊流感而住院的保护力约有41%,入住加护病房的流感重症保护力则可达82%,对老年人而言可降低住院率50~60%、降低死亡率80%。
而6个月至未满18岁儿童青少年族群,接种流感疫苗保护力与成人相当,幼儿完整施打流感疫苗可降低因流感引起的住院率达7成,对于抵抗力最差的6~12个月婴儿预防感染流感的效果也有8成。
林应然进一步说明,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需视当年疫苗株与实际流行的病毒株型别是否相符,一般来说,保护力会随病毒型别差异加大而降低。根据国外文献指出,流行病毒株与疫苗株吻合时,疫苗保护力约为40~60%,疫苗株不吻合时平均估计保护力约为30~50%,因此即使流感疫苗株与流行型别不吻合,接种流感疫苗仍能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力。
保护效果递减,每年都要打流感疫苗
林应然表示,由于流感病毒极易产生变异,几乎每年流行的病毒株都会稍有不同,对不同抗原型病毒保护效果减低,即使病毒未发生变异,疫苗成分相同,接种流感4~6个月后,保护效果即可能下降,通常保护力一般不超过一年,为维护自身及家人的健康,建议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是全球一致性的作法。
一般接种流感疫苗后,需要2星期才会产生足够抗体的保护力,建议65岁以上长者、5岁以下婴幼儿、孕妇、免疫功能不全者,以及罹患气喘、糖尿病、心血管、肺脏、肝脏、肾脏等慢性疾病,或是BMI≧30者等高危险族群,应于10月流感疫苗开打后,尽早接种疫苗,让整个流感季都有保护力。
(图片来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