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蔡庭语/综合报导
疾病管制署今(10)日表示,本周台南市本土登革热疫情明显下降,近五日共727例,较上周同期908例下降20%,估计本周病例数将下降至1,000-1,050例,达成较最高峰减半目标。
疾管署进一步分析显示,病例主要集中的10个流行热区,除北区仍上升、安平区持平,其余八区均下降,尤以东区、关庙区、永康区、南区、归仁区、中西区等六区降幅均达二至三成以上,显示虽台南气温持续偏热,有赖于强力孳生源清除、及时化学防治、民众保持良好防疫习惯等三大因素,绝大多数热区已获有效控制。非流行热区中,佳里区有第一型和第二型登革热病毒共同流行,透过社区扩大筛检和医师警觉,本周已累计18例确诊个案(高于上周共17例),此外麻豆区、新化区、善化区、龙崎区近期亦有小规模社区群聚,防疫团队已将以上共五区提升为“暖区”,单一阳性个案即须快速动员进行孳生源清除及化学防治,以迅速阻断疫情进一步传播。
疾管署说明,今(2023)年11月4日至11月10日期间,“登革热前进应变工作队”持续每日派员前往台南市疫情热区及暖区进行查核及成效评估,共出动14组28人次,至北区、东区、南区、关庙区、永康区、佳里区、善化区、新化区、龙崎岖进行社区诊断及化学防治后成效评估,查获阳性积水容器共25件(统计至11/9),容器样态包含花盆、垃圾桶、水桶、普力桶(方型塑料桶)、天沟、水泥旗杆座、造景水池等。期间“登革热前进应变工作队”罗一钧队长亦参加善化区环境清洁日活动及坐驾里紧急防治督军、访视佳里区(东宁里、建南里)、新化区(武安里)成效评估、北区(北门里、贤北里)社区诊断。并持续参加台南市政府登革热防治一级指挥中心会议,与市政府及相关专家密切合作,分析疫情趋势及提供防治建议。
疾管署呼吁,疫情虽持续下降,但仍须持续警觉,以保安防疫成果,吁请民众持续落实“巡、倒、清、刷”且配合卫生单位各项防治措施,并留意身体状况,进行户外活动时,务必加强个人防护措施,穿着浅色长袖衣裤,使用政府机关核可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药剂,如出现发烧、头痛、后眼窝痛、肌肉关节痛、出疹等疑似症状,务必尽速就医,并告知医师旅游史及活动史,亦请医师落实询问TOCC,适时使用登革热NS1快筛试剂辅助诊断,及留意就诊病患是否出现登革热警示征象,包括腹部疼痛及压痛、持续性呕吐、黏膜出血、嗜睡及躁动不安等,给予妥适医疗处置。另确诊个案应持续落实防蚊,避免病毒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