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伟婷/报导
公费流感疫苗10月2日开打,社群平台和通讯软件有许多关于流感疫苗的传言。有传言称,接种疫苗前要先确认跟预约的厂牌是否一致、不一致要拒绝接种;或称某特定厂牌的疫苗无效、不安全,建议民众选他牌;也有传言以自身经验分享,从来没有打过流感疫苗,只要注意作息和营养就可以不感冒等。
分享讯息是人与人情感交流的方式,而假讯息之所以有热传的条件,就在于它与民众的生活休戚相关,勾动民众的好奇与情绪,尤其当真实资讯欠缺时,传言更有发挥的空间。
查核中心采访专家并整理流感疫苗相关资讯,供民众防疫参考。
(示意图,图片来源:Canva)
国家卫生研究院感染症与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员级主治医师齐嘉钰表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感染后症状主要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疲倦、流鼻水、喉咙痛及咳嗽等;有部分感染者会伴随有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肠胃道症状。虽然症状与一般感冒相似,但流感并非感冒。
齐嘉钰说,一般感冒的致病原多达数百种不同的病毒,且感冒以局部呼吸道症状为主;但流感是全身性症状,较一般感冒来得严重,潜伏期短,容易出现明显的全身无力、头痛、发烧(可能发烧3-4天),通常症状发作较突然,痊愈的时间也比一般感冒长,也很容易传染给同住家人。
齐嘉钰表示,流感也比较容易引起并发症,如肺炎、脑炎、心肌炎等,甚至导致死亡。
疾管署网站也提醒,若出现“一烧(发烧)”、“二痛(头痛、明显肌肉酸痛)”、“三疲倦”须警觉是流感。
齐嘉钰表示,接种流感疫苗后,因个别体质差异,有些人会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的副作用,如肌肉酸痛、轻微发烧、疲倦等,但症状不会太严重,且时间也不会持续很久。
疾管署网站则表示,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接种后不会造成流感感染。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后48小时内如有发烧反应,应告知医师曾经接种过流感疫苗,作为诊断参考。接种48小时后仍然持续发烧时,应考虑是否另有其他感染或引起发烧的原因。
(示意图,图片来源:Canva)
根据疾管署公开资料,目前台湾持有流感疫苗上市许可的厂商有5家,包含外商赛诺菲、GSK、本土厂商国光生技、台湾东洋和高端疫苗生物制剂股份有限公司。
而今年得标的公费流感疫苗则涵盖国光349万3450剂(占50%)、赛诺菲192万1400剂(占27.5%)、台湾东洋86万4630剂(占12.4%)、高端70万7420剂(占10.1%)。国光为本土生产、赛诺菲和东洋为进口疫苗,高端疫苗原液制造厂为韩国GC Biopharma公司,并在台充填、分装。不管是哪一厂牌,均为4价流感疫苗。
马偕儿童医院一般儿科主任邱南昌表示,流感疫苗产制制程可以分成两大类,传统的鸡胚胎蛋培养和细胞培养,因技术不同、选用的病毒株也会略有差异。根据过去的研究资料,有一些年份细胞培养的流感疫苗效果比传统鸡胚胎蛋培养的好一些,但这与该年度流行的病毒有关;也有几年是两者的保护效果没有差异。
邱南昌说,不管是鸡胚胎蛋培养或细胞培养的疫苗,都是经过完整的测试和安全监管才能上市,安全性并无差异。
齐嘉钰也说,纳入公费流感疫苗的产品,保护力都有达到一定标准,不管是鸡胚胎蛋培养或细胞培养的疫苗,保护力不会相差太多。虽然现有资料显示,经过鸡胚胎蛋培养的疫苗可能会出现较小变异而降低保护力,尤其是A流的H3系病毒,可能影响大一些;但如果该年流行的是H1系列,保护效果就不受影响。因此如果民众不是非常计较的话,不管哪一种技术平台并无明显保护效果差异。
齐嘉钰表示,四价流感疫苗可以预防2种A流病毒和2种B流病毒,流感疫苗的保护力会依据当年度流行病毒株和疫苗病毒株是否吻合,以及个人身体状况及免疫力对抗体生产的影响有关。根据目前的国内外资料,流感疫苗的保护力约为30%到80%。
若流感疫苗保护力仅3成,听起来数字很低;齐嘉钰解释,世界卫生组织每年初会召集各国专家举行流感疫苗“选株会议”,根据合约实验室数据和流行病学的观察,预测当年度流感流行株。如果该年流行株和疫苗株吻合,则疫苗保护力可达6至8成;但如果疫苗株和流行株不吻合,则保护力约降到3成左右。虽不吻合,但仍有一些交叉保护力。
齐嘉钰说,不管疫苗株有无猜对,流感疫苗对预防流感重症或死亡的保护效果达8成,因此重症高风险群,如年长者、幼儿、心肺功能差者等,是接种流感疫苗的优先对象,以免感染后提高疾病负担。
为什么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齐嘉钰表示,流感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疫苗的保护效力约可达6个月至8个月,等到下一个流感季病毒码更新后,就要接种新的疫苗。
台大医院小儿科副教授李秉颖表示,新冠疫苗是因应新兴传染病的全新产品,且不同厂牌疫苗的制程差异大,有些是mRNA、有些是腺病毒载体,会造成的副作用也大不相同,因此开放让民众依据自身生理条件自由选择。
李秉颖说,但流感疫苗发展成熟,有多年使用经验,各家疫苗可能制程略有不同,但有效性、副作用都差不多,因此民众没有自选的需求。
齐嘉钰说,因为流行的病毒株跟流感疫苗不一定相符,接种疫苗不等于不会得流感。她临床都会提醒接种民众,接种疫苗后仍要注意防疫,且疫苗保护力也会跟自己的健康状况有关,保护力也会随着时间下降。
此外,齐嘉钰说,流感流行期间,也还有很多腺病毒、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都可能感染人而出现呼吸道症状。
(示意图,图片来源:Canva)
根据疾管署流感疫苗问答,接种流感疫苗后,约2周后产生保护力。
齐嘉钰表示,每年流感流行高峰约落在新年和春节之间,考量到接种疫苗后需要一些时间才会产生保护力,因此最好在12月前接种完,因应流感流行高峰到来。
根据疾管署公布,公费流感疫苗接种对象包含10月2日开打的医事人员、65岁以上长者、安养长兆机构住民和服务人员、6个月以上至学龄前幼童、孕妇、具潜在疾病者(慢性病、BMI≧30者)、婴幼儿的父母、托育服务人员、小学至高职、五专(一至三年级)生、禽畜及动物防疫人员;以及11月1日起开打的50岁至64岁无高风险慢性病族群。
齐嘉钰表示,是否接种流感疫苗是民众自发性的选择,民众可考量接种是否利大于弊来做决定。
齐嘉钰说,目前开放公费流感疫苗接种的族群是感染流感的高风险群、高传播族群,也有一部分是感染后重症风险较高族群。对感染后易重症的族群来说,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重症死亡风险,也降低染疫后身体不适、留下副作用或后遗症的风险。
齐嘉钰表示,家里如果有未满6个月婴儿,因无法接种疫苗,得靠家人提供保护力,因此建议婴儿家长也应该接种,降低传染风险。
台湾感染症医学会理事长王复德10月17日于疾管署记者会表示,流感重症可能导致严重肺炎,必须插管治疗或后续影响肺功能。根据卫福部公布的10大死因,肺炎位居第四名,足见感染症的威胁。现在除了流感,也还有新冠疫情,高风险民众应该积极接种疫苗防疫。
(示意图,图片来源:Canva)
齐嘉钰表示,已知对疫苗成份过敏、过去接种曾经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者,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
如果正在经历严重发烧者或有其他身体状况,则建议暂缓接种或经医师评估。
齐嘉钰说,过去曾建议对鸡蛋过敏者不宜接种流感疫苗,但后续实证资料已经发现,对鸡蛋过敏者接种鸡胚胎蛋培养疫苗并不影响过敏反应发生率,因此国际已经建议,对鸡蛋过敏者也可接种流感疫苗。
王复德表示,学理上这三支疫苗可以分开不同接种位置、同时接种,但考量民众的接受度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会建议民众可先同时打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隔1~2周再接种XBB.1.5新冠疫苗。
齐嘉钰也说,这三支疫苗都是不活化疫苗,可以同时接种,也可以错开时间接种。实务上接种者可能会有点辛苦,也怕出现副作用会身体不适或难照顾。但同时接种的好处是就不用跑第二或第三趟。